|
1901年1月29日 清廷下诏“变法”实行“新政” |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变法”上谕,表示要更法令、破锢习、求振作、议更张,实行“新政”。上谕道:“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月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和。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已,如何而因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再由朕上禀慈谟,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
1935年1月29日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 |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著名战役。战役从1935年1月29日一渡赤水开始,到5月上旬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入遵义地区的时候,已由出发时8万多人减到3万多人,而且面临的敌情非常严峻。蒋介石调兵遣将,纠集反动武装几十万人,从四面八方向红军合围而来。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危险局面,中央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形成合围前,指挥红军由遵义地区向南前进,准备经赤水,从江安、泸州间或宜宾的长江渡江,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反攻。1月20日,军委下达了《渡江的作战计划》。1月29日,红军分别在土城、元厚场渡过赤水河。蒋介石为了阻止红军北渡长江,急调重兵到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进行围堵,并严密封锁了长江沿岸。红军按原计划渡江已不可能。中央军委当机立断,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命令部队向云南东北部敌人设防空虚的扎西(现威信)集结。蒋介石仍错误判断红军北渡长江,命令敌军穷追不舍。当敌人重兵逼近扎西时,中央军委乘黔北敌人比较空虚,指挥红军挥戈向东,于2月18日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将围堵之敌甩在后面。红军为了调动和迷惑敌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决定在遵义、仁怀地区寻机歼敌。蒋介石误认为“红军徘徊于此地,乃系大方向未定的表现”,命令敌军加速向红军逼近。中央军委立即命令红军乘虚占领仁怀,于3月16日经茅台三渡赤水,进入川南古蔺地区。此时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又调整部署围截。红军将计就计,以一个团伪装主力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吸引敌人西追,当敌人重兵奔集川南时,红军主力突然折而向东,于3月21日晚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秘密、迅速,出其不意地四渡赤水,并于31日南渡乌江,将敌人几十万大军甩在乌江以北。5月上旬,红军在皎平渡胜利渡过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
1963年1月29日 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 |
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
1979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 |
1979年1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除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至今还没有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来遵守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富、反、坏分子,经过群众评审,县委批准,一律摘掉帽子,给予人民公社社员待遇。地、富家庭出身的社员,他们本人成份一律定为公社社员,与其他社员一样待遇。凡入学、招开、参军、入团、入党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看政治表现。
|
1979年1月29日 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 |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副总理开始访问美国。邓副总理1月30日在华盛顿说:“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归回祖国的问题,那是中国的内政”,“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归回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
1991年1月29日 井上靖——日本文坛巨星陨落 |
井上靖是日本著名作家,一代文坛巨匠,也是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1991年1月29日晚10时,他走完了人生83年的历程,在日本癌病治疗中心溘然长逝。他辞世的时候神态非常安详,但又似乎怀有些许遗憾——长篇大作《海神》刚刚完成一半,而当年的中国之行计划还没来得及实现…… 井上靖在大学时代就开始文学创作,后来进入每日新闻社担任记者,战后成为专业作家,发表过很多有影响的作品,荣获过多种文学奖,并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勋章,他是当代日本文坛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曾于50年代因《斗牛》荣获日本最高文学奖——“芥川奖”的井上靖,不但是著名文学家,而且毕生致力于日中友好及日中文化交流活动,他曾多次访问中国,并从1980年起连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为推进两国文化交流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作了不懈的努力。井上靖不但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倾慕不已,而且对中国的西北地区及丝绸之路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以我国古代西域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为题材所创作的历史小说有《楼兰》、《敦煌》、《异国的人》、《漆胡尊》、《昆仑采玉》等。其中《楼兰》、《敦煌》两书曾在日本获得“每日艺术大奖”。 20世纪70年代之后,井上靖曾数次来我国,专门踏上当年的西域丝绸之路,仔细追寻古人留下的每一处遗迹。《楼兰》一书出版后,他曾多次想亲身来中国一睹当年楼兰的遗址,而且有一次几乎成行,但终因疾病缠身而未能如愿。当他得知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从楼兰考察归来后,马上请画家把描绘楼兰遗址的素描带来让他先睹为快,以弥补自己未能成行的遗憾。 井上靖1955年开始创作历史小说,其中,以中国的历史及古代名人为背景的有《天平之甍》、《孔子》、《杨贵妃》、《苍狼》等。这些作品在日本深得广大读者的好评,成为日本人民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与中日友好之源的不朽文学遗产。1986年,井上靖因患食道癌而动大手术,也正是在这一年他着手撰写酝酿了20年的长篇小说《孔子》。这部著作一经发表,立即在日本引起轰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发行了60多万册,被列为1989年日本文艺类十大畅销书之首。 井上靖对中国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杰出贡献使他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敬与赞誉,作为第一个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的日本人,他当之无愧。
|
1903年1月29日 马君武等呼吁“排满”革命 |
1903年1月29日,当时正值中国的春节。一年一度的中国东京留学生新年恳亲会如期举行。东京神田区的中国留学生会馆内气氛异常。清廷公使希望借此扭转日益勃兴的留学生反清爱国的潮流。马君武等人先后登台演讲,公开提出中国的出路在于排除满族专制,恢复汉人主权。演讲得到近千名留学生的拥护,“倒清”等口号不绝于耳。孙中山希望有识之士在公开场合倡言“排满”的愿望得以实现。不过,此事之后,马君武被调回国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