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1年2月28日 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出生 |
1901年2月28日 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出生。
马连良,字温如,北京人,回族。幼年入喜连成科班,先习武生,后从蔡荣贵习老生。出科不久即享有盛名。艺术上先宗贾洪林,后兼学余叔岩,最后自成一家,为30年代四大须生之一。
马连良演剧态度严肃,做派庸洒飘逸,唱腔甜润舒畅,重视角色相互合作,并对京剧生角传统技艺作了较大改革,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也称马派,是继余叔岩之后京剧老生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曾任北京京剧团团长。
马连良早年演出剧目多为由做、念为主的折子戏加首尾而成的本戏,如《清官册》、《一捧雪》、《清风亭》、《四进士》等,中年时代表性剧目有《串龙珠》、《十老安刘》等。《甘露寺》中乔玄、《借东风》中诸葛这的唱段经他加工,风靡一时。解放后他与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等改编秦腔《赵氏孤儿》为京剧演出,获得好评。常演剧目编为《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所演《借东风》、《铡美案》已摄成影片。
|
1918年2月28日 中国香港赛马场倒坍大惨案 死亡604人 |
1918年2月28日,几万人在香港赛马俱乐部的赛马场观看比赛,看台突然坍塌并失火,人们争相奔逃,挤来踩去,共压死、烧死、踩死604人,制造了近代体育比赛史上最大的死亡事故。
|
1919年2月28日 阿曼努拉登上阿富汗王位 |
1919年2月28日,青年阿富汗党的拥护者阿曼努拉登上王位,在加冕典礼时,他声明:“……阿富汗是自由独立国家,他不承认任何外国的统治权力”。 自1880年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以后,阿富汗事实上已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政府形同虚设,对外一切活动,唯印度的印英政府是从。经济上也完全无法自立,只能从属于英帝国,长期处于极其落后的境地。阿富汗的居民绝大多数从事农业,受尽了地主和部落汗的剥削;发展极为缓慢的城乡手工业和极有限的几家半年工业作坊,在外国工业品的打击下,也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但是,美国当时对阿富汗的政策,却正是要它继续保持这种封闭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大力支持国王哈比布拉村建独裁统治。 青年阿富汗党形成于20世纪初期,它代表着一部分有进步思想的军官、官吏,开明地主和民族工商业者的利益,它明确提出了国家独立的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全世界民族民主力量的发展,整个阿富汗对哈比布拉统治不满的情绪也日益发展起来。1918年,哈比布拉被刺,1919年2月21日,他再度被刺身亡。阿曼努拉是哈比布拉的第三儿子,他本来没有继承权,但由于他拥护青年阿富汗进步纲领,因此在喀布尔守备部队和众多群众的支持下登上了王位。
|
1922年2月28日 英国宣布结束埃及“保护国地位” |
埃及于1882年被英国侵占,1914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埃及人民坚持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
1919年3月,独立运动领袖柴鲁尔为首组成的“华夫脱党”(阿拉伯语意即“代表团”)向英驻埃高级专员要求赴伦敦与英政府谈判埃及独立问题,并参加巴黎和会,结果均遭拒绝。
1919年至1922年,“华夫脱党”领导反某独立运动,迫使英国于1922年2月28日,承认埃及独立,并宣布结束埃及“保护国地位”。但英国继续保留在苏伊士运河地区的驻军权和其他特权。
|
1958年2月28日 中共中央要求干部下放劳动锻炼 |
1958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下放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文件指出,干部队伍中的大多数年轻干部,一般没有经过或基本上没有经过战争、群众斗争和劳动生产的锻炼。为了建立一支有阶级觉悟和业务才能、经得起风险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动员大批知识分子干部到工厂、农村去参加体力劳动,到基层主要是到农村参加劳动。
|
1967年2月28日 美《时代》周刊创办人卢斯去世 |
1967年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卢斯在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去世。
1923年美国人卢斯与哈登在纽约共同创办《时代》周刊;卢斯任发行人,哈登任总编辑,《时代》是美国第一份用叙述体报道时事,打破报纸、广播对新闻垄断的大众性期刊。
1898年4月3日,卢斯生于中国山东蓬莱一个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家庭。幼年在中国山东烟台读书。1920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1921—1922年先后任芝加哥《每日新闻》和巴尔的摩《新闻报》记者。
卢斯善于利用历史资料和收集现实材料,使《时代》刊登的文章比报纸和广播更具有可读性。哈登独特的写作风格与活泼的版面编排也有助于《时代》很快成为销路最广、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
1929年哈登去世。卢斯兼任总编辑后,开始出版《时代》周刊国外版。其后,以《时代》为核心,陆续出版了《幸福》、《生活》等著名期刊,组成了美国最大的出版托拉斯企业——时代出版公司。卢斯任公司各期刊总编辑。60年代,公司出版范围扩大到图书和其他出版物。并在几十个国家开设子公司。
1964年卢斯引退,改任时代出版公司编委会主席。他善于辞令,政治上保守。在世期间,对共和党和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有重要影响,是美国出版界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
1971年2月28日 中共中央兴办“五·七”干校 |
1971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机关“五·七”干校会议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央机关“五·七”干校的报告》。这一《报告》是1月26日写出的,2月13日,中央政治局讨论时作了某些增改。《报告》说,两年来,中央机关创办了106所“五·七”干校,有近90000名干部,10000名工勤人员,5000名知识青年,30000名家属,共13.5万人到干校学习和劳动。“广大干部在三大革命实践中重新学习,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加深了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感情”。《报告》又说,“五·七”干校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着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报告》还对干校的发展方向、任务以及一些具体工作提出了意见。中央希望各地参照执行。
|
1972年2月28日 《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一直采取敌视政策。但是,由于新中国不断壮大,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迫使美国逐步改变它对中国的做法。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尼克松表示:“自己过去的观点同杜勒斯有相似之处,现在认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应该改变,要顺乎潮流,否则将为潮流所掩没;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较好的关系,将对所有国家有利。
2月21日下午,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两位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访问期间,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姬鹏飞外长同罗杰斯国务卿,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尼克松一行访问北京后,还访问了杭州和上海。2月27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就联合公报达成协议。
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
《公报》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时,“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国方面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上海公报》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开辟了新的前景,对缓和亚洲及世界局势做出了贡献,给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
|
1993年2月28日 联合国向武陵源、九寨沟、黄龙颁发世界遗产证武陵源风景区 |
1993年2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我国武陵源、九寨河、黄龙三个风景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颁发证书。
武陵源是张家界的核心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辖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风景区,索溪峪风景区。这里峭立的山峰,苍茫的林海、秀丽的山溪、幽深的洞壑……汇成了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五千座岩峰千姿百态,耸立在清壑深幽之中;八百条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石村峪谷之间;藏峰、桥、洞、湖、瀑于一身,集幽、野、奇、秀、险于一体,构成当今世界一大自然博物馆。
九寨沟以原始,静谧的神秘气氛享誉天下,晶莹的雪峰,浓绿的森林,以及100多个高原湖泊(当地人称海子)和瀑布,溪流,特别是火花海,五彩池等处,水质清盈透彻,水底石质晶莹而折射阳光,呈现出梦幻般的光彩。
人称“人间瑶池”的黄龙风景区,位于川西北平原的原始森林之间。从雪宝顶流下的清清雪水在岩石上形成层层叠叠清晶莹的水池,映衬着雪白的冰峰,苍翠的森林和满天的云霞,五彩斑澜,如梦如幻,极为瑰丽。与九寨沟风景区同为川西北平原上的两颗璀灿的明珠。
|
1994年2月28日 沃尔维斯湾回归纳米比亚 |
1994年2月28日午夜,是纳米比亚人民自1990年独立以来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一天,纳米比亚国旗在沃尔维斯湾冉冉升起,而悬挂长达84年的南非国旗降了下来。这一历史场景告诉人们,昔日被南非殖民主义者霸占的纳米比亚领土沃尔维斯湾及其它12个小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纳米比亚人民完成了维护领土统一和完整的神圣使命。 沃尔维斯港湾及其港口在历史上是纳米比亚的领土。它位于纳米比亚海岸中部,面临南大西洋,海湾及其周围岛屿面积共约1100平方公里。沃尔维斯港湾是纳米比亚唯一的深水港,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历来为殖民者所觊觎。1878年,沃尔维斯湾被英国驻南非开普殖民地总督派兵占领。1890年纳米比亚沦为德国殖民地后,沃尔维斯湾仍归开普殖民地总督管辖,成为开普殖民地在纳米比亚境内的一块“飞地”。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后,这块“飞地”转到南非手中,成为南非好望角省的一部分。1915年南非当局派兵占领纳米比亚,此后,沃尔维斯湾与纳米比亚其它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盛,居民往来密切。 1977年8月31日,南非当局突然宣布:沃尔维斯湾不是纳米比亚领土的一部分,从9月1日起直属南非。这一行动遭到纳米比亚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联合国安理会于1978年8月通过432号决议,裁定沃尔维斯湾属于纳米比亚。但到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时,沃尔维斯湾问题仍没有解决。1992年,纳米比亚和南非两国对该地区成立了共管局。1993年,随着南非民主进程的发展,南非多党谈判委员会认为,沃尔维斯湾及其周围岛屿,是纳米比亚的领土,南非应放弃对其控制权,把它归还纳米比亚。随后两国进行了多次会谈,终于签署了条约。条约规定从1994年2月28日午夜起,南非正式把沃尔维斯港湾归还给纳米比亚。 沃尔维斯湾的回归,引起了纳米比亚国内外的积极反响。纳米比亚总统努乔马在交接仪式上说,沃尔维斯湾回归纳米比亚标志着非洲大陆非殖民化进程的最后完成。非洲各国政府也认为,这是国与国之间采用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好办法。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说:“沃尔维斯湾的回归加强了南非与纳米比亚的友好关系,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
1994年2月28日 国家部署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
1994年2月2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力争在本世纪末最后的7年内基本解决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
1947年2月28日 台湾“二·二八”起义 |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对台湾的侵略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在台湾的法西斯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愤怒和憎恨。他们难以忍受在头上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于1947年2月28日举行了大规模武装起义。 1947年2月27日,台湾国民党的专卖局武装缉私人员在台北市延平北路殴打了一个卖香烟的妇女,群众气愤难平;缉私人员又开枪打死了一名打抱不平的市民,激起了台北市人民的抗议浪潮。市民们涌向市警察局请愿,要求严惩凶手。2月28日,台北市全市罢工、罢市、罢课,人们上街游行,捣毁了国民党专卖局台北市公司,焚毁货场,并向国民党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请愿,提出惩凶、赔偿、取消专卖局等要求。又遭枪杀三人,伤三人。愤怒的群众立即攻打警察局,夺取枪支,占领电台,呼吁全省人民支援台北人民的正义斗争,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接着,台湾省北起基隆,南至高雄,包括高山族同胞的各地人民群众纷起响应,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占领国民党警察局,袭击军械库,进攻飞机场和兵营。起义人民召开市民大会,成立人民政府,组成人民军队。几天之内,国民党台湾政权几乎全部瓦解。 台湾当局惊慌万状。3月8日,在美国军舰、飞机的护送下,两师美械装备的军队从大陆运到台湾,在基隆登陆,随即对起义人民进行血腥屠杀。据统计,被杀起义人民达三万多人。起义失败。 “二·二八”起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力地支援了大陆人民的解放战争。
|
1986年2月28日 瑞典首相帕尔梅遇刺身亡 |
2月28日晚11点多,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被寒意笼罩着。街道上残存的积雪、凛冽的寒风及灰蒙蒙的天空交织成一幅阴森的景象。 这时,帕尔梅首相偕同夫人丽丝贝特像普通居民一样,兴致勃勃地到市中心的格兰德电影院观看新上映的影片《莫扎特兄弟》。23时15分电影结束。帕尔梅首相夫妇沿着大街步行回家。按瑞典传统,首相平时私人活动无保安人员相随。当他们俩过了两个街区到达一个交叉路口时,一个陌生人同他们攀谈起来。然而,谁也不会料到,就是这个人竟是杀害帕尔梅首相的凶手。他在相距不到二米的地方举枪射击,当即帕尔梅首相腹部和胸部中了两颗子弹,他的夫人丽丝贝特背部也受了轻伤。丽丝贝特立即大声呼救,人们闻讯赶来,凶手已经逃窜。据说,此时赶来相救的人还不知道,被害者竟是他们的内阁首相。有的帮助人工按摩心脏,有的进行人工呼吸,但这一切均无济于事,帕尔梅仍然昏迷不醒。数分钟后,医院的救护车开来,帕尔梅夫妇被送往附近的一家医院进行紧急抢救。 但是,一颗罪恶的子弹打中了帕尔梅的致命处。1日凌晨零点零六分,医院宣布抢救无效,帕尔梅溘然与世长辞。
|
1931年2月28日 胡汉民遭蒋介石囚禁 |
1931年2月28日,在与蒋介石发生了激烈争吵后,国民党元老胡汉民被扣压。次日,胡被迫辞去国民政府委员、立法院院长等要职,并遭软禁。 胡与蒋交恶早在1930年11月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上,蒋欲通过《训政时期约法》,设置总统,置五院院长于总统之下,遭胡坚决反对。会后,两人围绕制定约法问题继续争吵并展开争夺国民会议代表席位的斗争。胡势力超过蒋,胡、蒋矛盾白热化。于是,蒋武力扣押胡。蒋胡合作破裂。
|
1901年2月28日 诺贝尔奖“双料”获得者林纳·鲍林 |
1901年2月28日,林纳·鲍林生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他10多岁时开始显露对科学的兴趣——先收集昆虫,后收集矿物,并把它们做成标本分类。1914年,他自己设置了实验室,独自做大量的实验。后来,他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养活自己,还要帮助家里。由于他对化学的独特兴趣,他担任俄勒冈农学院的化学教师。1922年他从农学院毕业后,前往加州理工学院学习。1925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是一系列X射线结晶学研究成果。 鲍林在献身科学的同时,坚持反核。1957年,鲍林联合全球2500名科学家发表著名的《鲍林呼吁书》,表明全世界科学家反对核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1958年,鲍林此举又得到1万多名科学家的支持。为此,196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他。 他曾3次申请去瑞典领取诺贝尔化学奖,被美当局拒绝签发护照。在全球科学家的声援下,鲍林终于成行。 1992年,鲍林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