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千年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煮酒论史
   
7月12日 历史上的大事记 今天 | 7月12日历史上大事| 7月12日历史上诞生的人| 7月12日历史上逝世的人| 昨天| 明天|
1536年7月12日 西欧著名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病逝
德希德里·伊拉斯莫(1466—1536年)是尼德兰人,神学家、思想家,是16世纪初西欧最有影响的人文主义者。
  1466年10月,伊拉斯莫出生在尼德兰鹿特丹一个神甫家庭,父亲叫罗杰·齐勒德,哥哥叫彼得。四岁时,他和哥哥一起在古达的一所初级学校上学,不久,他又就学于德文特的一所教会学校,这是北欧最先受到文艺复兴影响的学校之一。1475—1484年,他曾在乌得勒支大教堂参加儿童唱诗班。在德文特期间,他学习了文学,文学创作从此成为他一生中的爱好。
  1492年4月25日,伊拉斯莫获得了神甫职位。1499年,他应一位年轻的男爵威廉·布朗的邀请,访问了英国。在访问中他结识了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511—1516年,伊拉斯莫几度往来于英吉利海峡两边。这一时期他最重大的贡献是完成希腊文新的全书的编纂工作。这部书还附有他自己的拉丁文译文。
  1529年,伊拉斯莫为了避开当时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移居到布雷斯高的弗赖堡。1536年他的身体已十分衰弱,在病中还以口授的方式完成了《论教会的纯洁》一书。
  1536年7月12日,伊拉斯莫逝世,终年70岁。
  伊拉斯莫生活的时代,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最盛时期,封建主义逐步瓦解、衰退,资本主义正在兴起、发展。伊位斯莫不仅深深地被当时高涨的人文主义思潮所感染,而且以他自身的思想、著作较深刻地阐发了人文主义。他最突出的贡献是把人文主义在文学艺术中表现出的世俗气息、理性色彩带入了欧洲思想界,因此,他成为当时人文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

1900年7月12日 敦煌莫高窟发现藏经洞
1900年7月1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住在莫高窟的当家道士王圆篆无意间在16号的洞窟中发现了从西晋到北宋的5万多件经卷、文书、绘画,大约是北来中期为避乱而封藏于洞中的,这个洞就被称为藏经洞。
藏经洞文物的发现,并未引起清朝的重视,而帝国主义的文化强盗却闻风而至,他们利用王道士的愚昧和贪财,大肆掠夺。英国的斯坦因以考古为名,花了500两银子,用7天时间在洞内挑选了近万件写本、印本卷子,装满24大箱,其中有长1丈多的唐绣观音和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另外还挑选了5箱精美绘画艺术品,运回英国后收藏于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法国人伯希和得知,也以50两银子一捆的代价,盗走5000多件珍品。美国人华尔纳用特殊的化学溶剂,剥走了7个洞中的26方壁画。
1909年清朝才下令将藏经洞所余文物全部运往北京,仅剩8697件,存放于京师图书馆。

1901年7月12日 地方实力派三请变法
1901年7月12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一连三次奏主变法,向清廷提出新政措施。清王朝深陷危境,无计可施,只得再图变法。1901年1月29日的上谕要求全国高级 官员,对变法“各举所知,各抒己见”。刘坤一、张之洞的3个奏折,是众多上奏中最详尽和最具条理化的。然而却并不新鲜,与戊戌变法的主张相去并不很远。
  12日奏《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建议设文武学堂、酌改文科、停罢武科、奖励游学。
  19日奏《遵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建议推行崇节俭、破常格、停捐纳、课官重禄、去书吏、去差役、恤刑狱、改选法、筹八旗生计、裁屯卫、裁绿营、简文法的政策。
  20日奏《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建议广派游历、练外国操、广军类、修农政、观工艺、定律法、用银元、行印花税、推行邮政、官收洋药、广译东西各国书。

1906年7月12日 冤案终于昭雪
——德雷福斯被宣布无罪
  德雷福斯(1859—1935年)是犹太人,出身于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纺织业资本家家庭。1892年,德雷福斯从军事学校毕业,进入法国陆军参谋部任见习上尉军官。
  1894年9月,在德国驻巴黎使馆充当女仆的法方情报人员,在德国武官房间里发现一份匿名清单,上有从法军参谋部送来的有关法国炮兵及其他情况的五份秘密军事情报。这说明法国参谋部中有德国间谍。10月,法军情报处仅以清单上的笔迹与德雷福斯的笔迹相似,就诬靠他出卖法国军事秘密,将他逮捕。12月22日,他被判终身囚禁。1895年1月5日,他又被除去军职,终身流放到法属圭亚那沿岸的魔鬼岛。
  这次判决的证据是极为不足的。德雷福斯本人从未认罪,而且在审理中,笔迹鉴定专家们的意见也并不一致。
  1896年3月,新任法军情报处负责人皮卡尔上校发现一封德国武官给法军情报处少校瓦尔逊·艾斯特拉齐的密信。艾斯特拉齐是个债台高筑的浪子,他的笔迹与上述清单上的笔迹完全一致,因此皮卡尔确认这人才是真正的罪犯。但是当他将此事向上级报告后,总参谋部却以维护军队威信为名,拒绝纠正这一冤案,将皮卡尔调往突尼斯,还不许他泄露这一情况。皮卡尔离任前,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位当律师的朋友。此后,消息就传扬开去。在1897年11月到1903年的长时间内,从参议院副议长和众议员,到巴黎的新闻界,从作家左拉为此事发表题为《我控诉》的公开信,到契诃夫和列宁发表言论;从德雷福斯本人及其家属,到军队里的正直军官;从广大的法国人民到国际舆论界,要求复审德雷福斯案件,惩治真正罪犯的呼声日益强烈,最高法院不得不在1906年7月12日才宣布德雷福斯无罪,并恢复了他的军职。

1927年7月12日 中共中央改组 陈独秀停职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成立以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张太雷、张国焘5人组成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持中央工作。13日,发表宣言,揭露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行为,并决定撤回参加国民党政府的共产党员,继续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7月23日,共产国际代表抵达武汉,建议中国共产党召开紧急会议,审查党的路线和政策。

1988年7月12日 钻井平台“风笛手阿尔发”号爆炸
1988年7月12日,北海上的“风笛手阿尔发”号石油钻井平台出了事故,火焰吞噬了这座平台。一连串的爆炸把位于阿伯丁东北方120英里的海面上那座建造了12年之久的钻井台完全炸裂,166人死去,许多人受伤。
爆炸产生的火焰窜到平台之上400英尺的空中,钻井台几乎完全被摧毁了。死者中大部分人事发正在熟睡中,只有62人存活下来,大多数人是跳海才幸免于难的。抢救工作为极度强烈的热浪所阻,甚至一英里外才能感受到这股热浪。这场大火花了好几天才控制住,事后对发生爆炸的周围环境展开了调查。

1991年7月12日 香港发生开埠以来最大劫款案 1.676亿港元被劫走
香港启德机场于1991年7月12日上午发生香港有史以来最大宗巨额劫案,四名计划周详的持枪匪徒,在机场货运站行政大楼附近劫走一批准运往台湾的美金和港币,总值1.676亿港元。
被劫的款项包括1700万美元和300万港币,是属于美国纽约一家银行的款项。
整个劫案过程只有25分钟。在劫案过程中,匪徒未发一枪。在解款车上的四名护卫员被劫持、捆绑。
据了解,香港开埠以来曾发生过四宗巨大劫案,其中最大一宗是匪徒在机场货运禁区劫去一批劳力士表,总值3000万港币。

1913年7月12日 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发生在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以后。这是孙中山企图挽回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发动的一次革命斗争,目的是要推翻袁世凯,重新恢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权。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热衷于议会民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袁世凯为掩盖罪行真相,还装腔作势,要严惩凶手。但调查结果表明,谋杀的指使人就是袁世凯,真相大白,全国舆论哗然。这时,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他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认识到“非去袁不可”,极力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但是,国民党领导人中,除了江西都督李烈钧等人支持孙中山外,黄兴等多数人不同意发动革命反袁,而主张用法律解决。孙中山和黄兴的意见分歧导致二次革命迟迟不能发动。袁世凯一方面阻挠宋案的司法审判,一方面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达成了2500万英镑的大贷款,以充实军费。有了帝国主义的支持,袁世凯的胆子更大了,先后罢免了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的都督职务,同时命令事先已集结在九江、南京附近的军队发起进攻。于是,李烈钧于1913年7月12日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发表讨袁通电,起兵讨袁,孙中山号召的“二次革命”的战幕正式拉开。7月15日,黄兴赶到南京响应。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和四川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
  但是,“二次革命”的领导者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仓促上阵的讨袁军,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缺乏战略协同,他们冷冷清清,孤军奋战,甚至连多数国民党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靠帝国主义的支持,以优势的武力,很快把讨袁军打败。
  8月18日南昌落入敌手,9月1日,南京又被攻占,原来宣布独立的各省,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先后撤销独立。“二次革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失败了。领导这次革命的孙中山被迫又一次流亡日本,重新组织力量,准备发动新的革命。

历史上的今天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5 © www.lsqn.cn 历史千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