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7年3月6日 匈牙利音乐家科达伊逝世 |
在20世纪的匈牙利音乐史上,屹立着两个光辉的形象:一个是巴尔托克·贝拉,另一个便是科达伊·若尔坦。 科达伊,这位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在人民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科达伊1882年12月16日出生于匈牙利凯其凯梅特城,父亲是铁路职员。科达伊从小在家庭中受到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熏陶,农村环境又培养了他对民歌的浓厚兴趣。他在中学时就学过钢琴、提琴、大提琴和作曲,经过在布达佩斯大学语言文学系和音乐学院学习后,他更显露了非凡的音乐才华。从25岁开始他在音乐学院任教,教授作曲和音乐理论。他曾任匈牙利音乐学会主席,1963年当选为国际民间音乐理事会会长,1964年又任国际音乐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直至1967年3月6日逝世。 科达伊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作曲、论著、教材等。他曾3次荣获科苏特国家奖金,并获优秀艺术家称号。 作为作曲家,科达伊以匈牙利民歌为基础,学习和借鉴了巴赫、帕莱斯特里那和德彪西音乐艺术中的有益营养,创造了精湛的匈牙利现代民族音乐。匈牙利古典诗歌中不少名篇经柯达伊配曲后获得了新的生命。 科达伊以浓厚的兴趣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音乐。他对匈牙利民歌的起源、亲缘关系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科达伊还把音乐教育的普及提到发展匈牙利文化的高度来加以重视。他认为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培养一批优秀的作曲家和演奏家,而且必须在人民群众中普及音乐教育。因此,他积极倡导和参与改革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工作,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广泛的歌咏活动,使音乐变成广大人民的财富。
|
1986年3月6日 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逝世 |
谈到中国美学的普及和发展,就不能不提到朱光潜。他早年的学术著作《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变态心理学派别》、《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等,以文笔优美精炼、资料翔实、说理清晰透彻、见解独到精辟而蜚声海内外学术界,使他成为著名的美学家。60年代他撰写的《西方美学史》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专著。后来,他还出版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专著及大量论文。这些作品都称得上是我国美学研究发展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朱光潜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和俄语,在对中西文化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不仅对中国文化做了深入研究,还向国内介绍了大量西方美学理论。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和克罗齐的《美学》。这些西方美学名著,通过朱光潜流畅的翻译和精辟的评述而为广大读者所熟悉。 朱光潜早年在英国取得硕士学位,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1933年他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艺术学院任教。在1948至1949年初的关键时刻,他面对国民党当局的威胁利诱,毫不动摇,毅然决定留在北京。朱光潜长期献身于教育事业,可称得上是“桃李满天下”了,他的学生中有不少人成为知名学者。他一生为培养和扶助新人花费了许多精力。每当读到年轻同志的一篇好文章,看到年轻同志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他都像自己有了新发现一样感到由衷地高兴,并积极地向人推荐。朱光潜是美学界名副其实的老前辈和权威,但他从不以此自居,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一直在学美学,一直在开始的阶段……” 朱光潜不仅是成就卓著的学者,而且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是通过努力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经过艰苦探索和自我批判,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最后的思想归宿。他最不赞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采取不求甚解的态度。在“文革”期间,朱光潜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仍认真系统地研究马列主义原著,力求弄懂弄通。他对马克思主义采取的极其严肃的科学态度,堪称表率。 1986年3月6日,朱光潜逝世。
|
1992年3月6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逝世 |
1992年3月6日凌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因病逝世,终年64岁。 关肃霜,满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剧协主席、省京剧院院长。 病逝前,《人民日报》在2月26日发表该报记者易凯的专访《情系红土高原——访著名京剧演员关肃霜》: 云南省京剧院宽敞的院子里,弦板声声,鼓乐齐鸣,90余名演员正在紧张地排练第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节目《金山寺·水斗》。人群中,记者看到了著名京剧演员、中国剧协副主席关肃霜,她在这个节目中饰白素贞,将表演精彩的“打出手”。 年过花甲的关肃霜,自从1949年9月踏上这片红土高原之后,已在这里工作生活了43年。作为一名满族演员,她对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有着特殊的感情和理解。 关肃霜告诉记者,这43年来,她亲眼目睹了云南民族文化由衰落到兴盛的发展过程,亲身感受到边疆各族人民对京剧艺术和她本人事业的支持和关心。正是在这片红土地上,她开始了艺术腾飞。 关肃霜早年拜花旦戴绮霞和文武生王韵武为师,最早从艺于上海,成名于长沙,但真正开始形成她那文武兼备、刚健妩媚的京剧“关派”艺术,却是在云南。她的代表作《铁弓缘》、《战洪州》、《打焦赞》、《白蛇传》等,无不浸透着边疆各族人民的一片爱心;也正是从这片红土地出发,她六访东欧、西欧、日本等国,为国家争得荣誉。 最令关肃霜自慰的是,在这片红土地上,她用古老的京剧艺术表现少数民族的现代生活;用少数民族艺术的营养,滋补古老的京剧艺术。1959年,现代戏《多沙阿波》首演,关肃霜在剧中饰演一个勇敢反抗土司压迫的哈尼族姑娘。当代京剧舞台上终于出现了少数民族少女的形象。 关肃霜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63年,《多沙阿波》进京演出。周总理在百忙中赶来看戏,并语重心长地嘱托关肃霜:“你们身在边疆,要带个头,多演现代戏,多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从此,周总理的嘱托成了关肃霜的座右铭,成了她艺术上的导航标。之后,现代戏《黛诺》中的景颇族姑娘黛诺、《佤山雾》中的佤族妇女叶娘、《娜蒂秀》中的苗族妇女娜蒂秀,都渗透着关肃霜的心血。作为云南省京剧院院长,关肃霜团结全院同志为人民奉献精美的精神食粮。随着《阿黑与阿诗玛》、《孔雀胆》、《南疆血碑》、《古滇寻梦》等剧的问世,一个“滇派”京剧的格局出现在祖国的西南边陲。 繁板急弦,锣鼓摧人,关肃霜结束了与记者短暂的交谈,重返排练场。在48面水旗和48把明刀的簇拥下,“白蛇”出场了,身手依然是那样的矫健,开打依然是那样的火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