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9年5月2日 达·芬奇逝世 |
1452年4月15日,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14岁随父到佛罗伦萨,进入著名画家、雕塑家维罗齐奥主持的艺术工场学习绘画。维罗齐奥对学生要求很严,训练方法也很别致。他先不让达·芬奇临摹古人名画,也不大讲绘画理论,而叫达·芬奇照着一个鸡蛋写生。画了几天,达·芬奇不耐烦了,维罗齐奥便对他说:“在一千个蛋中,从未有两只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看它,它的形状也会不同。”达·芬奇记住了老师的教诲,苦练基本功,终于熟练的掌握了绘画技术。达·芬奇是人文主义者,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维罗齐奥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维罗齐奥看后自叹不如。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是世界名画。画的内容是:耶稣被门徒之一犹大告密就要被捕和12个(包括告密者)门徒一起共进最后一顿晚餐的情景。画面人物众多,但各自神态不同;另一幅世界名画是《蒙娜丽莎》,画的是端庄、美丽的少妇的微笑。少妇的眼神如发自内心的一丝微笑,跃然纸上。这幅画如今还收藏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是世界艺术家库中的珍品。 1519年5月2日,达·芬奇逝世。他留下自然科学手稿7000多页。恩格斯称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
|
1957年5月2日 美国争议人物麦卡锡逝世 |
1957年5月2日,约瑟夫·麦卡锡参议员在短暂积极的运动中逝世,终年48岁。作为一名参议院反共调查委员会的领导人,这位威斯康星共和党人以根除美国的共产党人而著称。他这样做经常还以毁灭无辜者的生命为代价。他是1950年在西弗吉尼亚的惠灵发起对共产主义者迫害的。他公开声称:“在我手里有205个已知的共产党人的名单”。他的讯问持续了4年,这激起了众多美国人的愤慨。后来除他的最忠实的信徒之外,麦卡锡肆意诽谤所有的人。嗣后,参议院对不信任案表决以67对22票“谴责”他的行径。然而参议院却为他举行送葬仪式。
|
1990年5月2日 作曲家施光南逝世 |
人民音乐家施光南1990年5月14日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他离开了他无比热爱的音乐。他的歌声使千百万热爱生活的人们感到亲切和温馨,可他1990年5月2日倒在每日相伴的钢琴旁,一曲《屈原》,竟成绝响。终年49岁。 49岁,正是一位音乐家生命力最为勃发的时候。悲于他的英年早逝,江泽民总书记发来了唁函;高占祥、范曾合献挽联:“遗曲谱离骚坠露木兰屈子泪,希望在田野披霞芳草九歌心”……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的杰出代表,施光南用独特的艺术感觉和优美的旋律征服了亿万人。他创作的《祝酒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在希望的田野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假如你要认识我》等歌曲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这些歌曲荣获了国内首次评选的“金唱片奖”。 近年来,施光南自甘寂寞,不为名利所动,埋动于歌剧创作。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百年诞辰,他创作了《伤逝》,以深郁的交响性和民族特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逝世前,他又致力于把郭沫若的话剧《屈原》改编成歌剧。他感到,屈原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国需要能够代表国家、民族水准的大部分音乐作品。 甘于清贫,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是施光南突出的品质。尽管他创作甚丰,但得到的报酬却使人难以置信。传唱全国的《祝酒歌》,他才得到15元稿费。他病倒后收到的一张为小英雄赖宁谱写歌曲的稿酬单,仅10元。 他多年来谱写的数千首歌曲大部分还未变成歌声流传;他凝结一生经验的创作理论专集尚未得到出版;他筹集很久的个人作品音乐会因资金短缺仍未在京举行;他倾注全部心血的《屈原》还没能搬上舞台。 8月23日,施光南生前筹备很久却未能出台的个人声乐作品音乐会,终于在北京首都剧场举行。 音乐会在欢快的《祝酒歌》声中开始。这是施光南在粉碎“四人帮”后创作的一支名曲,曾陶醉了亿万中国人民,成为一代颂歌。这一天再次唱来,仍然激起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之后,《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接连唱响,系统地展现了施光南一生的创作成果。
|
1991年5月2日 吴运铎逝世 |
50年代初,一本《把一切献给党》曾激励了整整一代人。至今,这本书已经再版了44次,作为革命理想和革命教育丛书,它继续影响着新一代人。该书的作者,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在1991年5月2日,结束了74年的光辉人生,离开了人间。 吴运铎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1953年7月,吴运铎写的《把一切献给党》在北京首次出版。这本书虽然只有6.8万字,但它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异乎寻常的强烈,特别是对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影响更大。那时,中学生的书包里,差不多都装着这本珍贵的书。每逢少先队、共青团活动日同学们读这本书;写课外读书体会,同学们要用到这本书;学生寒暑假选读书目中也列有这本书。它就像是青年学生的座右铭,成为青年人人生的路标。因此,在当时这本书是一切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的必读教科书。许多青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很自然地到这本书里找答案,或者写信给该书的作者吴运铎,请他作答。 吴运铎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2岁就当了矿工,受尽了非人的折磨。1938年,他毅然投奔新四军,从事军械修理和制造工作。一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不管是在马达轰鸣的车间里,还是在危机四伏的试验场,吴运铎不停钻研设计出了许多武器装备,并多次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各种炸弹、地雷的试制实验。吴运铎的左眼被炸瞎,左手4个手指被炸掉了,两条腿也落下了残疾。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搏斗,被解放区人民誉为“中国的保尔”。 吴运铎的事迹感动了当时的苏联人民,他们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对这位奥斯特洛夫斯基式的人物表示崇高的敬意。
|
1991年5月2日 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逝世 |
浦安修是上海嘉定人,1918年生于北京。青年时代,她就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她受党的派遣,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参加组织群众武装训练以及部队政治工作。1938年4月去延安,任陕北公学党总支妇女干事和中共中央组织部训练班秘书。1938年11月,再赴山西抗日前线,为保卫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43年秋,她回到延安,任中央妇女委员会研究员。解放战争时期,她先后参加了陕甘宁边区陇东土改工作团和晋西北土改工作团。其后,到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工作。全国解放后,她服从组织分配,先后担任西北局国营企业党委副书记,纺织工业部技术司副司长、轻工业部劳动工资司司长。1957年她调至北京师范大学,先后担任政治教育系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学校党委副书记。 作为彭德怀同志的夫人,彭德怀同志受到错误批判后,她受到株连,被免去党委副书记职务,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浦安修被列为全校批斗的重点对象,遭受迫害。但她顾全大局,襟怀坦荡,忍辱负重,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不愧是我们党内一位坚强的女同志。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才获得彻底平反,恢复了学校党委副书记的职务。党中央为彭德怀同志平反以后,她积极协助组织为受彭德怀同志株连的冤案平反,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她参与彭德怀同志史料的收集工作,到老根据地访问老党员、老干部、老房东,在她的主持下,将彭德怀同志在受审查和“文革”时期写的生平简历和材料,整理成《彭德怀自述》一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彭德怀同志光辉的一生,为向青年一代进行传统教育,提供了珍贵史料。她还把彭德怀同志平反后补发的部分工资和《彭德怀自述》稿费、分别捐给彭德怀同志家乡和左权县、武乡县的学校建设校舍、购买图书,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 1991年5月2日在北京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