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共中央华北局候补书记、原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邓拓,因受林彪、“四人帮”和他们那个顾问的迫害,于1966年5月18日含冤逝世,终年54岁。 邓拓是福建闽侯县人。他青年时代就献身革命,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冬参加福建人民政府的反蒋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前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进入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党报委员会书记、《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长等职务。邓拓同志在北京解放后任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部长,1950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1958年调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主管文教工作,同时负责主编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1960年起,他兼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邓拓在晋察冀边区出生入死,团结同志,一手拿枪,一手握笔,在游击战中坚持“八头骡子办报纸”。他在火线上背着印刷机打游击,在炮火下写文章,坚持办铅印报纸,这在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史上,也是罕见的。邓拓和他的战友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44年,在晋察冀中央局领导下,邓拓主持编辑印刷的《毛泽东选集》,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毛泽东同志的选集,在当时对毛泽东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拓继续战斗在新闻第一线。在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期间,他忠实地听从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指挥,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他一贯遵循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和方法,坚决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反对主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各种歪风邪气。邓拓在办报刊和宣传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不做“新闻官”,永远是一名多产的普通的编辑、记者。他在传播新闻工作经验和培养新闻干部方面,也是卓有成绩的。 邓拓博学多才,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于1955年被中国科学院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他在历史学研究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和成果。邓拓的《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等杂文是较好的随笔作品。 邓拓追悼会1979年9月5日下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