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千年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煮酒论史
   
7月11日 历史上逝世的人 今天 | 7月11日历史上大事| 7月11日历史上诞生的人| 7月11日历史上逝世的人| 昨天| 明天|
1989年7月11日 英国影星劳伦斯·奥立弗逝世
1989年7月11日,历来为英国人引以自豪的“最伟大的英国演员”、举世公认的本世纪最杰出的国际影星之一——劳伦斯·奥立弗在其伦敦的寓所里溘然长逝。
作为舞台演员、电影明星、编剧和导演,劳伦斯·奥立弗以其炉火纯青的演技和孜孜以求的独创精神在戏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在银幕和荧屏上给人留下了无数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尤值一提的是他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杰出贡献,他曾自编自导自演,将莎翁戏剧成功地搬上银幕,以至时至今日,尚无出其右者。60余年来,他那运动员最强健的形体,清秀刚毅的脸庞,忧郁沉思的表情以及勾魂摄魄的嗓音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劳伦斯·奥立弗于1907年5月22日出生于英格兰南部萨尔郡的牧师家庭。
小时在牛津圣·爱德华学校就读,15岁时开始正式登上舞台,主演莎士比亚名剧《驯悍记》。1924年,进中央语言训练和戏剧学校进修戏剧表演。
1929年首次在百老汇登台表演。同年步入影坛,并试图向好莱坞进发。1933年,当他信心十足地宣布要主演《克里斯蒂女王》时,却遭到女主角嘉宝的拒绝。
4年后,奥立弗加入了以专演莎剧而久事盛誉的伦敦老维克剧团,这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他主演《哈姆雷特》一举成功,由此成为英国剧坛的骄子,从此步入他表演的黄金时期。二战后,他同著名演员兼经纪人理查森共同主持因战争而受到严重损失的老维克剧团。1946年,奥立弗率团赴美演出,轰动百老汇。他在舞台上既擅长演哈姆雷特那样的悲剧人物,在喜剧方面也有极高造诣,他将莎剧《第十二夜》中的酒鬼托比爵士演得活龙活现。劳伦斯·奥立弗在舞台上扮演的难忘士比亚剧中人物和好莱坞电影中的浪漫角色,成为英语系国家最令人兴奋、最多才多艺的演员之一。
然而,真正使劳伦斯在美国影坛发迹的影片应属1939年的《呼啸山庄》。此后,他又连续主演了《蝴蝶梦》、《傲慢与偏见》、《汉密尔顿夫人》、《亨利五世》、《王子复仇记》等成功的代表作,由此奠定了他在国际影坛上的崇高地位,实现了他少年时的抱负。他在15岁初登舞台时曾说过:“我决心在任何时候都成为一名最伟大的演员。”
1944年,由他监制、导演和主演的《亨利五世》使美国影评界惊叹不已,该片获第1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提名,虽然最终没夺得金像,但奥立弗本人却荣获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奥斯卡特别奖。他的另一杰作,《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的上映轰动了世界影坛,并在欧美各国赢得了各种嘉奖,创票房收入的最高纪录,成为第一部在纽约同一影院连续放映达一年以上的英国影片,同时,一举获得四项奥斯卡金像奖。此后,莎剧《理查三世》、《奥赛罗》和《威尼斯商人》也相继由他搬上银幕。
劳伦斯·奥立弗以他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崇高的敬意和荣誉,由于他对于英国舞台和影坛的特殊贡献,1947年,被封为英国第一位演员骑士, 1971年又被赐封为男爵,10年后,英女王又以个人名义向他授予荣誉勋章,成为英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贵族影星。
奥立弗一生中曾三次婚娶。52年前,在他第一个儿子10个月时,他与第一位妻子离异,准备与费雯丽结合。1940年,这两位好莱坞最有前途、演技精湛的“才子佳人”喜结连理。他们的婚姻持续了20年,终因费霆丽长期身体欠佳而导致离异。但奥立弗却未忘旧情,他被赐封贵族爵位之后,将他的爵冠置于她的遗像前,以示对这段浪漫爱情的永久怀念。奥立弗的第三位妻子是比他小21岁的知名演员琼·普洛拉特。婚后28年,生有2女1子,都继承着他们双亲从事的职业。
生活中的劳伦斯·奥立弗风趣幽默、和蔼可亲。家庭生活给他带来了欢乐。尽管到了70年代,他开始为癌症等疾病所折磨,但他却表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姿态,并力图在电视屏幕上继续给世人留下无数出色的形象。
在他76岁高龄时抱病主演了电视剧《李尔王》。据说,美国前总统罗纳德 ·里根看后曾说:“从今以后,我认为我将再也不能自称为一名演员。”
这无疑是一句出自行家之口的中肯的评语。1988年,81岁的奥立弗仍在电影《战争安魂曲》中担任角色。这是他一生中扮演的第122个角色,也是最后一个角色。
一代巨星虽然陨落了,但是,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却在人们的心中永存。

1992年7月11日 邓颖超逝世
1992年7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逝世,享年88岁。
  1982年6月17日,邓颖超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最后的要求:
  中共中央:
  我是1924年在天津成立共青团的第一批团员。1925年3月天津市党委决定我转党,成为中共正式党员。
  人总是要死的。对于我死后的处理,恳切要求党中央批准我以下的要求:
  1、遗体解剖后火化。
  2、骨灰不保留,撒掉,这是在1956年决定实行火葬后,我和周恩来同志约定的。
  3、不搞遗体告别。
  4、不开追悼会。
  5、公布我的这些要求,作为我已逝世的消息。因为我认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所作的工作和职务也都是党和人民决定的。
  以上是1978年7月1日写的,此次重抄再增加以下两点:
  1、我所住的房舍,原同周恩来共住的,是全民所有,应交公使用,万勿搞什么故居和纪念等,这是我和周恩来同志生前就反对的。
  2、对周恩来同志的亲属,侄儿女辈,要求党组织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勿以因周恩来同志的关系,或以对周恩来同志的感情出发,而不依据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给予照顾安排。这是周恩来同志生前一贯执行的。我也坚决支持的。此点对端正党风是非常必要的。我无任何亲戚,唯一的一个远房侄子,他很本分,从未以我的关系提任何要求和照顾。以上两点,请一并予以公布。
  邓颖超
  1982年6月17日重写
  1992年7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吉林日报》社记者王锐赚写的专稿《家规——访邓颖超同志唯一的侄子邓光弼一家》。文中说:邓颖超生前写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提到的远房侄子,就是邓光弼同志。几十年来,他一直默默地工作生活在我们身边——吉林省工商银行计划处。
  邓光弼同志1948年在吉林市参加革命,一直在银行系统工作了近40年,1982年患病,1987年离休。他们1950年结婚,现有二子四女都参加了工作。她说,老邓这个人一辈子就是老实。结婚后很长时间,我也不知道他有这门亲戚,后来还是我公公来,才点破了这层“谜”。几十年来虽然邓颖超同志以及她的秘书赵炜同志屡次来信问有什么困难,但邓光弼同志和他的全家人从未提出过任何要求。其实这个家庭也和全国其他任何普通家庭一样,十年动乱中,他们也曾在艰难困苦中跋涉过。
  1969年至1979年,邓光弼同志先后被下放到青沟和左家“五·七”干校。6个子女中有4名当过下乡知识青年,二女儿邓九萍在当时农安县榛柴公社集体户当了8年知青,两次抽人名额都被顶掉,是全户最后抽回来的一个。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光弼一家也从未向有关部门提起什么,因为子女们牢记父亲定下的家规——到外边一律不许说是邓颖超家的亲戚。
  几十年来,在这个家庭中,不但儿子女儿严格遵守着这条“家规”,就连他们的所有亲属都严守着这条“家规”。

历史上的今天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4 © www.lsqn.cn 历史千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