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千年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煮酒论史
   
12月19日 历史上逝世的人 今天 | 12月19日历史上大事| 12月19日历史上诞生的人| 12月19日历史上逝世的人| 昨天| 明天|
1988年12月19日 科普作家高士其逝世
高士其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他23岁时受甲型脑炎病毒菌的侵害,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最后全身瘫痪。几十年来,他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
  如果用“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来形容高老,是最恰当不过了。他虽然全身瘫痪,但并没有成为废人,他始终为人民工作着,真正是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或许有人以为高老只是坐在家里搞创作,其实他坐着手推车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每到一地,他总是和当地人民亲切“交谈”,注意了解情况,并从中汲取丰富的创作源泉。
  高老是怎样进行创作的?开始是口授。他的头向左偏着,手脚僵直,连改变一下坐的姿势,或摇头、点头都无力达到。他不能说话,只能吃力地发出微弱的“嗯嗯、喔喔”的喉音,这的确难为了他的秘书。高仰之秘书从他那独特的“高语”中,记录下他的口述,高老再进行修改,最后交秘书抄写清楚。1981年下半年,在高老的身上出现了一个奇迹,他夹着笔可以缓慢地写字了。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犹如乐谱上的音符一样,但毕竟可以自己写了。有时,他写着写着,握笔的右手抖个不停,这时需立即捉住他的手,停一会儿再写。
  高士其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为了什么?科普作家叶永烈在《高士其爷爷》一书中,记述了这么一个故事:过去,高士其发表译作时,都用真名“高仕錤”,后来在发表自己写的科学小品时,他把名字改为“高士其”了。他向朋友们解释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不做官,不要钱”就是“不为名,不为利”,这正是他的崇高品质所在!高老对时间抓得非常紧,早晨吃完早点就开始工作。每天,他总是首先看报和处理群众来信,然后动手工作。他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累了,先休息一下,接着再写。高老就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着。他的身体虽然残废了,可是他的工作量超过了常人,贡献也大大超过常人。高士其不平凡的一生说明,一个热爱人民的人,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甚至身体残废了,也可以经过努力,继续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

1998年12月19日 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逝世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先生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
  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卓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编》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2001年12月19日 国画大师黎雄才逝世
黎雄才1910年生于广东省肇庆市,早年从师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从一位裱画师的儿子到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走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生前曾历任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顾问、副院长、终身教授,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2001年12月19日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在广州逝世。
黎雄才擅长巨幅山水,画作气势浑厚,被评论界命名为“黎家山水”的山水画以青绿山水为特点,意境清华,自具风貌,蜚声海内外。50年代黎雄才在长江大堤上抗洪,以亲身体验绘就30多米长《武汉长江防汛图》,被美术界赞为“抗洪史诗”,为岭南画派开创了一条新路。其代表作品还有《寒夜啼猿》、《一览众山小》、《森林》、《万古之春》等,出版的作品集包括《黎雄才山水画谱》、《黎雄才画选》、《黎雄才画集》、《黎雄才作品欣赏》等。
在山水画中,黎雄才对坚韧顽强的松树情有独钟,他的1万多幅写生画里有2000多幅是松树,笔下的松树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935年在日本学成归国以来,黎雄才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和山水画家。今年6月,黎雄才荣获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在美术界设立的国家级专业学术大奖──中国艺术“金彩奖”成就奖。
2001年12月28日,著名国画大师黎雄才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殡仪馆举行。李瑞环、乔石、叶选平等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表示了慰问。

历史上的今天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5 © www.lsqn.cn 历史千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