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1年3月3日 杨坚代周自立,隋朝开始 |
580年5月,周宣帝病死,8岁的字文阐(周静帝)继承皇位。北周开国功臣、周宣帝的岳父、大官僚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
581年3月3日(北周静帝大定元年二月十四日)杨坚废周静帝为介公,北周亡。
同时,杨坚自立为皇帝,筑大兴城(今陕西西安东南一带)为国都,改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建元开皇。隋文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一方面继承周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和一些措施,另一方面又取消前朝的一些弊政,稳定了局势,加强了国力,为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1912年3月3日 同盟会改组为公开政党 |
1912年3月3日,同盟会在南京召开本部全体大会,通过新总章,选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宣布正式改组为公开政党。随后又选汪精卫为总务部主任干事,张继为交际部主任干事。
新的《中国同盟会总章》规定,“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政纲是:一、完成行政统一,促进地方自治;二、实行种族同化;三、采用国家社会政策;四、普及义务教育;五、主张男女平权;六、励行征兵制度;七、整理财政,厘定税则;八、力谋国际平等;九、注重移民垦殖事业。
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
1861年3月3日 俄国宣布废除农奴制 |
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但是,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缓慢地发展,并且逐步破坏着封建农奴制基础。危机在不断加深。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阶级斗争日益尖锐。据沙俄政府统计,1826-1854年,共发生了709次农民起义,平均每年达24次以上。沙皇政府的警察局长在给沙皇的报告中惊恐地说:“农奴制度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 为了挽救农奴制,并扩展在欧洲的霸权,沙俄政府于1853年10月向土耳其开战,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结果反被德法联军打得大败。战争不仅没能挽救农奴制的危机,反倒给农民们带来了更多的灾难,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与沙皇专制政体的腐朽性。农民的反抗行动显得更为频繁。据统计,1858年全国农民暴动发生了86次,1859年多达90次,1860年更增加到108次。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服毒自杀。新上台的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内外交困的形势,决定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相继设立了中央和欧洲部分各洲的特别委员会,起草农奴制改革的草案。委员会都由沙皇官吏与贵族代表组成。这伙人并不支持改革,长期争论不休,改革草案难产。这时,农民起义的浪潮日益高涨,沙皇感到了燃眉之急。他在国务会议上忧心忡忡地说:“今后的任何拖延都会有害于国家。”亚历山大二世的惊惶和敦促,才使起草工作得以加快进行,草案终于抛了出来。1861年3月3日,沙皇正式批准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并签署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 法令规定了农民有人身自由,地方不得买卖或交换农奴;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时,在交付大量赎金的条件下可以从地主那里领得一份土地。但,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它仍维护着地主的利益,保留着农奴制残余,赎金更是对农奴的残酷掠夺。所以农民起义继续前仆后继。1861-1863年,农民起义就达两千次以上。不过,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力、市场和资金,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过程中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
1918年3月3日 德俄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
十月革命胜利时,俄国已饱受3年帝国主义战争之苦,整个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
在革命胜利后的第2天,即1917年11月8日苏维埃政权就颁布《和平法令》。但是,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根本不理睬苏俄的和平建议,苏维埃俄国被迫单独与德国及其盟国开始和平谈判。
1917年12月3日,双方代表在德国军队占领的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进行谈判,并签订了一个为期10天的临时停战协定。
1918年1月9日开始和谈的第2阶段。德方于2月10日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苏俄立即缔结和约,放弃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纳尔瓦、普斯科夫和得文斯克一带领土。苏俄政府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拒签和约,并以苏俄人民委员会的名义通知德方:苏俄单方面结束战争状态、复员军队,德军遂以此为借口,于2月18日向苏俄发动全线进攻,占领苏俄大片领土。
为了保住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坚决主张立即按德国条件签约;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则要求停止和谈,进行反对德国的“革命战争”;托洛茨基提出不战不和的方案。中央委员会最后终于通过了按德国条件签约的决议。
1918年3月3日,苏俄政府代表团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订和约。规定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属德军占领;俄军应完全复员;苏俄要向德国支付赔款等。布列斯特和约先后被布尔什维克党的七大和苏维埃第4次非常代表大会批准。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苏维埃政府于1918年11月13日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
|
1971年3月3日 我国发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 |
1971年3月3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221公斤,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266公里,最远点1826公里,绕地球一周需时106分钟,用20.009兆周和19.995兆周的频率向地面发回各项科学实验数据。
|
1980年3月3日 特鲁多再次当选为加拿大总理 |
特鲁多,1919年10月18日生,加拿大自由党人,1968年任总理,他成功地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和改善与法国的关系。1943年取得律师资格。在枢密院工作3年。1950年参加创办《自由城》评论月刊。1951-1961年操律师业务,专门办理有关劳工和公民自由权利的案件。1961-1965年任蒙特利尔大学法学副教授。1965年作为自由党“新波浪”派而选为众议员。1966年任国会秘书、司法部长和总检察长。1967年代表L·B·皮尔逊总理访问法、非洲各国。在司法部长任内时,他使3项不得人心的社会福利措施(更严格地管制枪支法、改革反堕胎法和反同性恋法)都得到议会通过。皮尔逊退休后,他通过竞选,于1968年4月6日成为自由党领袖,两周后出任总理。他坚决反对分离主义,1970年对魁北克解放阵线的恐怖分子采取强硬立场。在1972年10月大选中,他与其它自由党人的力量大为削弱,仅仅依靠与新民主党合作,才勉强维持政权。此后一年半,议会对他投一连串的不信任票。1974年5月新民主党脱盟,使自由党政府垮台,匆忙举行大选,他艰苦奋战,同年7月8日使自由党赢得明显多数,在议会增加了议席。整个20世纪70年代,他努力解决日益增多的经济问题和内政问题。在1979年5月22日的全国大选中,他虽然保持了议席,但自由党没有获得多数,而由进步保守党上台执政。 1980年3月3日,特鲁多再次当选为加拿大总理。
|
1986年3月3日 “863计划”草拟完成 |
1986年3月3日,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共同商议后联名上书党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此建议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和支持。
3月5日,邓小平对建议作了重要批示。在党中央部署下,专家学者在一系列会议上对我国高技术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论证,草拟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863计划”选择了对我国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在这7个领域中确定了15个主题和近千个课题,有500多个单位近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研究工作。
|
1993年3月3日 加拿大短跑运动员本·约翰逊被终身禁赛 |
1993年3月3日,加拿大多伦多《明星报》报道说,1993年1月对加拿大短跑名将本·约翰逊进行3次兴奋剂测试,其中一份尿样呈阳性。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约翰逊因服用类固醇被停赛两年。
1991年期满复出参赛。本·约翰逊再次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在世界体坛引起强烈反应。国际业余田联3月3日在巴黎宣布,要·约翰逊将被终身禁止参赛。加拿大政府指出,他再无资格得到联邦政府的体育经费。7日,本·约翰逊表示,他将不对国际业余田联的决定提出诉讼,准备退役。
|
1990年3月3日 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抵达终点 |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后发现的一块大陆,是唯一一块既没有土著居民生活也没有树木生长的大陆。南极洲是世界最高的洲,其大陆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因为覆盖其上的冰雪厚达一、二千米。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年平均气温为-56℃。这里还是世界上刮风最多和风力最大的地区。 自从1821年南极大陆被发现以来,人类对南极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本世纪初期,对南极大陆腹地的探险考察达到了高潮。英国人斯科特和挪威人阿蒙森分别率领两支探险队展开了一场徒步抵达南极点的竞赛。阿蒙森取得了成功,而斯科特一行5人在返回途中全部遇难。南极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南极探险的每一页都与牺牲连在一起。二次大战后,对南极的探险转向科学考察。在南极大陆四周,陆续有10多个国家设立了140多个考察站。但是,南极大陆的腹地仍旧是个谜。于是,美国和法国联合发起、组织了一支考察队,准备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伟大创举。这支考察队由中、美、苏、英、法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日本各派一名人员组成。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研究员秦大河代表中国加入了“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这次考察,旨在向全世界显示多年来各国在南极考察活动中所遵循的“合作、和平与友谊”的精神将持续下去,唤起国际社会对地球上最后一块原始大陆的珍爱和关注。 1989年7月28日,秦大河和其他队员们从南极半岛的顶端出发,由西向东,开始了他们的艰险征途。那纵横交错的冰隙、积雪覆盖的暗沟,都深达数米甚至数十米,考察队员只能用雪杖击冰探路,谨慎行进。一旦遇上南极的暴风雪,能见度只有10多米,队员们一天只能前进两三公里。 在考察队里,只有秦大河和前苏联队员带有科学考察任务,因此他们比别人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晚饭后,在其他队员喝咖啡休息的时候,秦大河却扛着冰镐、斧子去进行冰川观测、采样。缺氧、低温、饥饿、冰冻、疲劳…… 秦大河用冰镐挖几下就得喘半天气。即使在患了流感的时候,他也没停止采样。这次南极之行,秦大河共采了800多瓶雪样,搜集了大量有关南极洲冰川、气候、环境的资料,圆满完成了从南极半岛经南极点至和平站的雪层大剖面的观测任务。 1990年3月3日,在南极洲苏联和平站,中国五星红旗与前苏联、美、法、英、日五国国旗在寒风中飘扬。“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6名成员历时7个多月,跋涉5984公里,终于到达了终点。这是本世纪以来,人类在到达地球的两极、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飞上月球之后取得的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