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9年5月10日 俄国作家谢德林逝世 |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于1826年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他自幼目睹了地主阶级的专横暴虐及他们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10岁时他进入莫斯科贵族学校,两年后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进皇村学校。当时别林斯基、赫尔岑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文学理想,彼特拉舍夫斯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谢德林影响很深。后来,他加入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研究空想社会主义著作。 谢德林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于1841年发表第一首诗《竖琴》,1847年他发表了第一个中篇小说《矛盾》,次年,他的另一部中篇小说《错综复杂的事件》问世。这两部作品反映了理想与实现的矛盾,大胆地提出了社会不平等的尖锐问题。作品由于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被政府查禁,谢德林也被逮捕,流放到维亚特卡。 在流放期间谢德林接触了统治阶级的各种代表人物,也对人民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1856年,谢德林获释返回彼得堡,不久发表了以流放期间的见闻为素材的特写集《外省散记》,并在《俄国导报》上连载。《外省散记》包括三十多篇特写,深刻揭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败。 从1860年到1884年,谢德林先后任当时俄国进步文学杂志《现代人》和《祖国纪事》的编辑。这两个杂志及时地刊载了反映当时重大政治事件的文章,与反动派及自由主义的刊物进行激烈的论战,它们虽屡遭反动当局的刁难和迫害,但始终是当时俄国进步力量的中心。 在杂志社工作的时期,也是谢德林创作的丰收年代,他写了许多讽刺作品,其中最为突出的作品是讽刺小说《一个城市的历史》和长篇小说《戈洛夫廖夫一家》。 1884年《祖国纪事》被查封,这对谢德林是个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虽已年高多病,但他仍然写出了既有政治讽刺内容又有艺术魅力的名作《童话集》,《童话集》可以说是他一生创作的结晶。 谢德林爱憎分明的创作帮助了人民寻找马克思主义与革命斗争的道路,推动了俄国解放运动。1889年5月10日,谢德林不幸病逝。但他塑造的艺术典型却成为人民与敌人斗争时经常使用的犀利武器。列宁对谢德林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曾经教导俄国社会要透过农奴制地主所谓有教养的乔装打扮的外表,识别他的强取豪夺的利益,教导人们憎恨诸如此类的虚伪和冷酷无情”。
|
1982年5月10日 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逝世 |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因病于1982年5月10日下午5时在北京逝世,终年101岁。 马寅初是浙江嵊县人,1882年生。早年留学美国,攻读经济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任教,并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教务长、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 马寅初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努力奋斗,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的著名的民主战士。 在抗日战争中,他目睹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民族危机的深重,挺身而出,写文章、作讲演,大声疾呼,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通货膨胀,反对出卖民族利益和独裁统治。由于他的爱国和正义行为,他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被监禁到集中营,长达数年之久。出狱后,他继续大声疾呼“打倒官僚资本”;号召抗兵抗粮,痛斥国民党政府出卖民族利益的种种行径。 抗日胜利后,他不畏强暴,不顾安危,积极投入反内战,反独裁的民主运动,在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中,他站在游行队伍的前列。李公朴、闻一多被害后,1947年5月南京中央大学学生集会请他讲演,他不顾特务机关放出加害于他的流言,写下遗言,如约到会讲演,表现了一个民主战士的铮铮铁骨,鼓舞了青年的斗争精神。 马寅初提出以节制生育、提高人口质量为中心的“新人口论”和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的经济理论。他认为我国人口“增殖太快”,“影响积累、影响工业化”,“是个极大的负担”,他主张“实行计划生育”,“推迟结婚年龄”。他认为国民经济要综合平衡,不能片面地强调重工业,必须同时积极发展轻工业,积极发展农业,主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主张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等等。他以赤诚之心,针砭时弊,但当时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对待。在康生、陈伯达的策划鼓动下,开展了对马寅初同志的“批判”,把正确的说成为错误的,把学术问题,说成是政治问题。给他戴上“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中国的马尔萨斯”、“反党反社会主义”等等帽子和罪名。这位当时年近八十的老人,为了国家和党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了探求科学真理,在痛苦和委屈中,一方面不慑服权威,不惜个人名利,“孤军作战”,另一方面,他不得不辞去北大校长职务,随后也离开了人大常委会。对学术问题,他敢于坚持自己认定的真理,舌战名家,不曾却阵,为我国学术争鸣创一代新风,为后来学人树光辉榜样。在此后长达20年的默默无闻的生活中,马寅初同志仍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六十年代他曾上书中央领导同志,对学习毛泽东思想,防止个人崇拜等问题,坦率陈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央的直接关怀下,马寅初同志的问题,得到了彻底平反,肯定了他的新人口论和综合平衡的经济理论,都是正确的,推翻了强加于他的一切污蔑不实之辞,恢复了他的职务和名誉。1981年为马老举行了百岁寿辰的活动。马寅初同志生前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快慰和衷心的感谢。 马寅初同志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了60多年,桃李满天下。解放后,他热心党的教育事业,一再强调办教育要“学习新思想,确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全体师生只有在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上,才能团结无间,精诚互助,培养出切合实际要求的专门技术人才。”他维护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对那种不要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潮曾据理批驳。当他再任北大名誉校长时,他笑容满面地说,具有光荣传统的北京大学,今后要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四化做出新贡献。
|
1988年5月10日 沈从文逝世 |
1988年5月10日,著名作家沈从文在北京逝世。沈从文是一位文坛巨匠,也是史学家、书法。 1902年,沈从文出生于湘西的一个山洼小镇里,由于家境贫困,他高小刚毕业就当了补充兵,过着流浪式的生活。1922年,他只身来到北京,试图继续升学,便报考燕京大学,但未考取,于是他选择了自学写作的道路。那时,沈从文住在一间霉味刺鼻的小房子里,不仅常常要忍受饥寒的袭击,而且写起文章来,连标点符号也不会用。但他并不气馁,而是更加珍惜时间了。在下着大雪的冬天,没有火炉,没有棉衣,沈从文就拿旧棉絮裹住双腿,用冻得发肿的手抓紧时间写作。他在忍受饥寒煎熬的同时,还要忍受社会的冷落。一次,一个编辑把他写成的几十篇作品连成一长段,当众挖苦说:“这就是沈从文大作家的作品!”说完把它揉成一团,掷于废纸篓。然而,沈从文终于用自己坚强的毅力,引来了文坛的注目。1924年,他开始发表作品,没几年时间,这个从山沟里来的高小生,竟然名噪文坛了。他曾经报考而没有被录取的燕京大学,3年后就来聘请他当教师。 1928年以后,沈从文先后在上海、武汉、青岛、北京等地的大学任教,并编辑多种报纸的文艺副刊。紧张的教学和编辑工作不但没有影响他的创作,反而促成了他写作为数可观的作品。他先后发表了《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湘行散记》等名作。由于沈从文的许多作品都是以清丽的文笔反映当时社会的不同侧面,因此他被称为有风格、有艺术个性的作家。 沈从文一生撰文六、七百篇,有100多种文集出版,是在中外都享有盛名的乡土作家。60年代,年近花甲的沈从文转入文物考古、古代服饰方面的研究,他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古代文物研究的一项空白。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引起了世界文坛的瞩目。在世界各国,有几十位汉学专家在从事“沈从文研究”。在日本的一所大学里,开设了“沈从文讲座”;在香港一些大学的图书馆里,陈列着研究沈从文的论文资料目录;在法国,沈从文著作被列为学习中文的必读书。国外的文学界人士在评论沈从文的著作时曾说过:要想了解中国,就要读沈从文的作品。沈从文的作品,像一幅幅水墨画,非常有中国传统特色,处处散发着乡土气息,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爱。
|